“骄”,字典上是这样解释的:马壮健;自满,自高自大,不服从;猛烈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中央着力纠正“四风”问题,细就“四风”根源,很多问题是“骄”字在作怪。一些党员干部,工作中因“骄”而“骄”:工作取得了骄傲的成绩,就骄傲自大;一些来头大的干部,以为“我爸是李刚”,自以为骄子,恃宠而骄;一些被骄惯了脾气的干部,目空一切,骄横跋扈,颐指气使,称霸一方。这样的“三骄”干部,祸国殃民,害人害已。 2014年10月,中央巡视组通报江苏的问题时首次用了“能人腐败”,称“腐败问题多层次、多领域、广覆盖,表现形式隐蔽化、智能化、多样化;基层权力寻租机会较多、空间较大,‘能人腐败’问题突出”。“能人腐败”的滋生,根源在于权力运行的不规范和监督机制的缺位,治理“能人腐败”,就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“笼子”,看牢权力的“大门”,守住为官底线、不碰法律“红线”,进一步加大权力制约和监督力度,提高遵纪守法的意识,减少腐败等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。 居功而傲,骄官必败。这些年,中国的铁路事业突飞猛进,领跑世界,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,但以一些干部就开始居功自傲,以为自己作出了卓越的贡献,应该得到回报,于是思想的天平开始倾斜,最终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渊。2013年7月8日,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受贿、滥用职权案一审宣判,刘志军被一审法院以受贿罪、滥用职权罪数罪并罚,决定执行死刑,缓期二年执行,剥夺政治权利终身,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。客观地说,刘志军对中国的高铁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,但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,没有国家政策的调控,没有社会大量资金投入,没有千千万万铁路人员的奋斗,没有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,靠刘志军一个人能把中国的铁路发展起来吗?正因为刘志军没有正确地看待这个问题,无限放大了自己的功劳,利欲熏心,最终葬送了自己的前程。 像刘志军这样的官员,不少人都有显赫政绩,被称为“官场能人”,如广东省广州市原市委书记万庆良、海南省儋州市原市委常委、秘书长权晓辉等。就其“能干”而言,值得称赞;以其“能捞”而论,令人痛恨。 恃宠而骄,宠尽势去。“西山会”的跨台,将一批朝中有人的官员给暴露出来。去年,全国政协副主席令计划落马,之前,令计划胞兄-山西省政协副主席令政策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调查,计划小弟令完成、侄子令狐剑利用裙带关系大肆敛财,身居全国政协副主席、中央统战部部长高位的令计划本人最终落马,纵横内地政商界十余年、声名显赫的令氏家族轰然倒下,有网友戏称“计划赶不上变化,终成完成时”。从山西“塌方式腐败”及令计划家族“全家腐”的严重程度来看,党员干部不能以为自己后台硬,是官二代,朝中有人,于是忘乎所以,共产党不是某个家族的后院,无论你官多大,上到中央,下到地方,办事得讲原则,不能耍特权,把自己当嫡系部队。 骄横跋扈,失去民心。去年,山西一则名为“女书记嫌烟酒档次低,酒后砸饭店”的消息在网上大量转载。当时有网友爆料称,山西省洪洞县兴唐寺乡党委书记李静丽与本乡纪检书记刘斌,武装部长,工会主席,林业站长等9人在怡君苑野味餐厅吃饭,饭间嫌菜量少烟酒档次低,李用酒灌餐厅总经理,刘斌则对其暴打,李亲自打砸饭店后扬长而去,两千多元也没结帐。此事随即引起网民的广泛关注。肆意打砸,吃“霸王餐”等行为经常见于小说电视,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如此恶霸行径竟然出自本应是维护党纪国法尊严、监督党员干部的人数位领导干部之手。作为中国最基层的领导,他们应该是没有所谓特权的,但是他们却把自己当成了“官”,而没有把自己当成“民”,不懂得“自己也是百姓”的政治命题,丝毫不顾及形象,大打出手,骄横之气外露。水可以载舟,也可以覆舟,当一个干部脱离了群众,作威作福,高高在上,损坏的是常委政府的形像,破坏的是党群干关系,失去的是群众的支持和信任。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,此前,中央已经三令五申要进狠刹“四风”,然而,一些地方仍然相继出现有令不行、有禁不止、公然违规的问题。说到底,是因为主体责任履行不到位、监督不到位、问责不到位。因此,要从解决“四风”问题入手,治理“三骄”干部,痛下决心,从制度上扎紧牢笼,从监督上加强问责,只有如此,纯洁我们的干部队伍,党的执政之基才能永固。